
北京奇妙光年文化有限公司于2019-06-06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厂区)19幢1层203号注册成立以来,从事部门、机构组织领域。目前,分公司及办事处已遍布国内多个城市及地区。建立起了一个以市辖区、朝阳区为中心,覆盖国内的产品经销和服务网络。延伸拓展详介绍: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中秋,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成了千百年一脉的习俗,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中秋节重要的食物月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跟随现之旅一起来探索吧!“中秋”一词,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说的是每年秋季,会给老人提供粥食。在这里,没有明确“中秋”具体是哪一天。但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秋收是一年中的大事。当农作物归仓之后,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中秋的前身是先秦时的秋祀和拜月习俗,家家拜祀土地神,久而久之,围绕“秋报”便形成了一系列风俗。同时,中国的原始宗教是多神教,自然崇拜占有重要地位,祭月、拜月之风很盛,这便为中秋节的诞生提供了土壤。但是,中秋节成为一个气氛隆重、感彩强烈的大节日,却是在南北朝以后,节日的某些习俗形成也比较迟,一般认为,中秋节成为节日,大约始于唐代。在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唐逸史》记载:“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唐诗中也有不少歌咏中秋之夜的诗篇,如司空图的《中秋》诗云:“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苦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人认为,中秋不见月是件很遗憾的事。现之旅现在唐人中秋赏月的同时,总要以酒食相伴,这样,与月亮有关的食物也就展起来,其中中秋节特点的食品是“玩月羹”,它是以桂圆、莲子、藕粉等精制而成的。据说在五代时,开封一位专卖四季小食的张手美,每届中秋便以玩月羹应市,很快就会被抢售而空。现之旅现“月饼”一词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但这两本书中都尚未将其与中秋节联系起来,似为一种普通市食。关于月饼的来历,众说纷纭。但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应始于明代。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则团圆之意”。沈榜《宛署杂记》中“八月馈月饼”条的“注”解释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之数百钱者。”可见,在当时的北京城,已经出现了靠包装取胜的豪华月饼。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在中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即以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月圆和家庭团圆的意义。至此,中秋节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团圆。
想了解更多魔方、现之旅详请访问:www.kedo.gov.cn,或者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10-84650077了解更多科学信息,我们专业的客服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