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解决了鱼的保鲜问题 冷藏库解决了鱼的保鲜 鱼的保鲜冷藏库
发展渔业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比技术更重要的商业制度。一刀剖鱼术,冷藏库解决了鱼的保鲜问题。因为鲱鱼被捕捞上来后,如果在24至48小时内未能及时采取保鲜措施,就会腐烂变质,除了最为贫困的少数穷人会买这种冷藏库鱼,它在市场上将无人问津。为了保鲜,鱼需要在变质前腌制。而当时的渔船,受航速所限,在很多情况下难以保证在24至48小时内将捕捞上来的鱼送到冷藏库的加工场。由于鲱鱼的主要渔场紧靠英伦诸岛,所以只有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等本土渔民能得地利之便,腾出一部分渔船,在每天冷藏库里将捕捞到的鱼送到就近的港口,冷藏库使腌制、装桶等工序得以在岸上完成。而法国、荷兰等国的渔民,由于渔场离本国港口过远,必须在船上完成从腌制到装桶的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荷兰渔民发明了一刀杀鱼术,一分钟就可剖30条鱼,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但是,荷兰渔业的成功,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于这种技术。鱼的保鲜冷藏库
简单地说,冷藏库发展依赖于冷藏库商业制度,必须有一种商业冷藏库制度,保证渔民的生产能够可持续,这比一刀剖鱼术显得更重要。荷兰能在西欧各国的渔业竞争中胜出,正在于商业制度方面的内在优势。据《剑桥欧洲经济史》的描述:“冷藏库在渔业上的资本支出要比英格兰、苏格兰及其他沿海渔民开办的企业高出许多。但是在荷兰,获取资本的渠道极为顺畅,利息率相对也较低。通过比较,人们便可以明白英格兰在试图按照荷兰的模式组冷藏库业公司时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所以,不是一刀剖冷藏库的技术使得荷兰渔业领先于西欧各国,从而催生荷兰发达的金融等商业制度,而是荷兰发达的金融等商业制度促成了荷兰渔业领先于西欧各国,使荷冷藏库发明的一刀剖鱼术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两者的因果不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