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业务的三种属性,决定了纸箱行业的业务模式:
1.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包装企业集团(多数拥有造纸厂)在大型纸箱用户较多地区布点,投资建设纸板、纸箱制造一体化的工厂。
这种模式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这一点对国际包装巨头来说一般都可以实现,但这种模式的是以规模集中生产来应对需求的小批量、个性化,不完全是以需求为导向,这使得这种企业处于被动状态。在各地建纸箱厂 是对地域化特征的无奈的权变方法,并不符合集中制造体制的秉性。这种模式的另一显著缺陷是仅仅着眼于生产,没有对服务给予足够的关注。
2.是跟随跨国公司纸箱用户来到中国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
这类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纸箱用户,为用户进行整体包装采购代理。从理论上讲,这种模式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最可能在竞争中胜出的,但几年来国内几家模仿这种商业模式的包装企业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欢迎光临公司官网http://www.gztengyue.com
分析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难成气候的原因,可以看到,这种模式虽然适应了纸箱行业“服务-制造”这一根本属性,但仍然没有解决与地域化属性的矛盾。这种模式与软件业有类似之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开发成本高昂、复制成本低廉,具有典型的范围经济特征,因此,这种业务模式一开始就不能定位于地区市场。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又具有不同于软件的特征,就是不能产品化的,不但通用性方案不可能开发出来,行业性方案也不能完全拷贝,因此必须建立基于“分离与调用”机理的知识生产管理平台,才可低成本复制。
3.是各地小而散的、各自为战的小型三级厂在集中制板的二级厂支持下供应大量的中小制造业纸箱用户,也包括部分大型制造业纸箱用户。
这种模式适应“小公司效应”和地域化属性,能以生产的小而散对应需求的地域化、个性化,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仅仅局限于纸箱生产,难以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不能满足包装用户日益增强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