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由纯聚酯制成,经表面化学接枝等处理,使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均匀分散并与沥青良好结合。每吨混合料中掺入2.5千克 纤维,即有超过20亿根纤维的三维立体支撑系统对混合料进行加强,提供强大内聚力及桥接作用,提高抗车辙、抗松散、抗水害、抗低温、抗疲劳性能及耐久性。
物理化学特性
原材料:聚酯
比重:1.36—1.40
颜色:自燃色、黑色、褐色
熔点:大于250摄氏度
长度:6—8mm
抗拉强度:大于600Mpa
直径:0.02mm—0.025mm
断裂延伸率:30%—50%
用途:
新建沥青路面面层
钢结构桥铺设沥青混凝土照面(钢+黑)
在桥面建立气膜层(防水层)
旧水泥路面的薄层沥青混凝土照面(白+黑)
旧沥青路面的薄层沥青混凝土照面(黑+黑)
路面的补强与修复
机场跑道与停机坪的加强
路的冷补、灌缝、路沿的加强
优缺点:
提高沥青混凝土高温抗车辙性能。
提高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即抵抗因低温产生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疲劳性能,即抵抗路面沥青混合科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破坏的能力。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老化性能,即抵抗因受气候影响沥青混合料逐渐丧失粘结性能的能力。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柔韧性、抗剥落性、抗磨损性和水稳定性,对抵抗反射裂缝具有独特的功能。
减少路面维护费用,提高公路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能形成气膜层,可阻止水、碱、酸等有害物质的渗漏,保护桥面配筋或钢板不受腐蚀。
使用简单,无须改变原设计级配,施工工艺、拌合工艺和碾压工艺,不增加任何施工设备。
少量增加干拌时间及碾压遍数。
使用方法:
纤维沥青混合料对原材料的要求与不加时相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与不添加时基本相同,只是在加入集料的同时,按设计添加量加入搅拌机,先与烘干集料干拌30秒,然后再加入沥青进行湿拌30秒。可整袋地投入搅拌机(不必打开包装)。其他工艺与不添加时完全相同。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在—40摄氏度~2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改善沥青的材料特性,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柔韧性
设计用量如下:
纤维适用于面层的铺装,如果面层和中层同时使用,效果会更好。对于不同的交通流量,设计添加量可以有所调整,使用量的适当增加会有利于路面的使用寿命。
昼夜交通量
|
设计掺量(kg/每吨沥青砼)
|
<3000
|
1.0~1.5
|
3000~10000
|
1.5~2.0
|
>10000
|
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