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INA | 型号 | SL19 2306 |
类型 | 圆柱滚子轴承 | 旧型号 | SL19 2306 |
内径 | 30(mm) | 外径 | 72(mm) |
厚度 | 27(mm) | 额定动载荷Cr | 89(kN) |
额定静载荷C0r | 88(kN) | 极限转速(脂) | 6500(r/min) |
极限转速(油) | 4900(r/min) | 重量 | 0,56(kg) |
密封防尘形式 | R | 保持架及其材料 | F1碳钢 |
轴承材料 | HA | 公差等级 | P6 |
游隙 | C1 | 载荷方向 | 向心 |
滚动体类型 | 圆柱滚子 | 滚动体列数 | 单列 |
滚道类型 | 球面滚道 | 用途 | 通用 |
体积规格 | 小型 28≤D≤55 | 使用特性 | 高速 |
是否标准件 | 标准件 | 是否进口 | 进口 |
样品或现货 | 现货 |
单列 圆柱滚子轴承是可分离轴承,便于安装和拆卸,两个套圈都可以采用紧配合,修正的滚子和滚道之间的接触线可以减小应力集中。
圆柱滚子轴承基本类型
圆柱滚子轴承的类型按其挡边形式的不同来划分。NU型轴承外圈有两个挡边,内圈无挡边。N型轴承内圈有两个挡边,外圈无挡边。
NU型和N型圆柱滚子轴承用于浮动端。它们是可分离轴承,便于安装和拆卸,内外套圈都可采用紧配合。
NJ型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有两个挡边,内圈单挡边,可以承受一个方向轴向力。
NUP型圆柱滚子轴承被用于固定端,可以承受两个方向轴向力。这类轴承外圈有两个挡边,内圈有一个固定挡边和一个活动挡边。一个NJ型圆柱滚子轴承和一个角圈HJ组成那个一个类似NUP型的固定端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增强型可承受大负荷,其基本设计为2E,22E,23E系列。它们的滚子被设计成能承受最大负荷。
圆柱滚子轴承轴承游隙
单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基本类型的径向游隙为普通级。根据需要可提供带C3后缀的轴承(径向游隙大于普通组游隙)或带C4后缀的轴承(径向游隙大于C3组)。
圆柱滚子轴承对中
圆柱滚子轴承中经过修正的滚子和滚道接触线可以减小应力集中。从而允许一定的偏转。单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允许偏转角最大为4°。当载荷更高或角偏差更大时,请咨询翊何售后服务部。
圆柱滚子轴承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轴承。负荷能力大,主要承受径向负荷。滚动体与套圈挡边摩擦小,适于高速旋转。根据套圈有无挡边,可以分有NU、NJ、NUP、N、NF等单列轴承,及NNU、NN等双列轴承。该轴承是内圈、外圈可分离的结构。内圈或外圈无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内圈和外圈可以向轴向作相对移动,所以可以作为自由端轴承使用。在内圈和外圈的某一侧有双挡边,另一侧的套圈有单个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一个方向轴向负荷。一般使用钢板冲压保持架,或铜合金车制保持架。但也有一部分使用聚酰胺成形保持架。
圆柱滚子轴承特点: 1. 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或修下线接触,径向承载能力大,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 2. 摩擦系数小,适合高速,极限转速接近深沟球轴承。 3. N型及NU型可轴向移动,能适应因热膨胀或安装误差引起的轴与外壳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作自由端支承使用。 4. 对轴或座孔的加工要求较高,轴承安装后外圈轴线相对偏斜要严加控制,以免造成接触应力集中。 5. 内圈或外圈可分离,便于安装和拆卸。
主要用途: 大中型电动机、机车车辆、机床主轴、内燃机、发电机、燃气涡轮机、减速箱、轧钢机、振动筛以及起重运输机械等。
圆柱滚子轴承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轴承。负荷能力大,主要承受径向负荷。滚动体与套圈挡边摩擦小,适于高速旋转。根据套圈有无挡边,可以分有NU、NJ、NUP、N、NF等单列轴承,及NNU、NN等双列轴承。该轴承是内圈、外圈可分离的结构。内圈或外圈无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内圈和外圈可以向轴向作相对移动,所以可以作为自由端轴承使用。在内圈和外圈的某一侧有双挡边,另一侧的套圈有单个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一个方向轴向负荷。一般使用钢板冲压保持架,或铜合金车制保持架。但也有一部分使用聚酰胺成形保持架。
圆柱滚子轴承特点: 1. 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或修下线接触,径向承载能力大,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 2. 摩擦系数小,适合高速,极限转速接近深沟球轴承。 3. N型及NU型可轴向移动,能适应因热膨胀或安装误差引起的轴与外壳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作自由端支承使用。 4. 对轴或座孔的加工要求较高,轴承安装后外圈轴线相对偏斜要严加控制,以免造成接触应力集中。 5. 内圈或外圈可分离,便于安装和拆卸。
用途: 大中型电动机、机车车辆、机床主轴、内燃机、发电机、燃气涡轮机、减速箱、轧钢机、振动筛以及起重运输机械等。
轴承的安装
安装前注意事项
1)轴承的准备
由于轴承经过防锈处理并加以包装,因此不到临安装前不要打开包装。
另外,轴承上涂布的防锈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承或充填润滑脂的轴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但对于仪表用轴承或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清洁的清洗油将防锈油洗去,这时轴承容易生锈,不可长时间放置。
2)轴与外壳的检验
清洗轴承与外壳,确认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壳内绝对不得有研磨剂(SiC、Al2O3等)型砂、切屑等。
其次检验轴与外壳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质量是否与图纸符合。
安装轴承前,在检验合格的轴与外壳的各配合面涂布机械油。
轴承的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类型及配合条件而有所不同。
由于一般多为轴旋转,因此内圈与外圈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而外圈旋转时,则外圈采用过盈配合。
(1)压入安装
压入安装一般利用压力机,也可利用螺栓与螺母,不得已时可利用手锤进装。
(2)热套安装
将轴承在油中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的热套方法可以使轴承避免受不必要的外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作业。
加热注意事项:
1)一般加热不要超过100摄氏度。
2)不允许轴承接触油槽底部。
另外热套安装还可以利用感应加热装置将轴承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
轴承的拆卸
定期检查或更换零件时,需要拆卸轴承。通常轴和轴承箱几乎都要继续使用,轴承也往往要继续使用。因此,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拆卸轴承时,不至损伤轴承、轴、轴承箱及其他零件,同时还要准备适当的拆卸工具。拆卸静配合的套圈时,只能将拉力加在该套圈上,不得通过滚动体拉拔套圈。
轴承的维护保养
为使轴承充分发挥并长期保持其应有的性能,必须切实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查)。
通过适当的定期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故障,防止事故于未然,对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性十分重要。
1、清洗
将轴承拆下检查时,先用摄影等方法做好外观记录。另外,要确认剩余润滑剂的量并对润滑剂采样,然后再清洗轴承。
a、轴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进行,并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属网架。
b、粗洗时,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润滑脂或粘着物。此时若在油中转动轴承,注意会因异物等损伤滚动面。
c、精洗时,在油中慢慢转动轴承,须仔细地进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剂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据需要有时也使用温性碱液等。不论用哪种清洗剂,都要经常过滤保持清洁。
清洗后,立即在轴承上涂布防锈油或防锈脂。
2、检查与判断
为了判断拆下的轴承能否重新使用,要着重检查其尺寸精度、旋转精度、内部游隙以及配合面、滚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
关于检查结果,可由用惯轴承或精通轴承者进行判断。
判断的标准根据机械性能和重要度以及检查周期等而有所不同。如有以下损伤,轴承不得重新使用,必须更换。
1)轴承零部件的断裂和缺陷。
2)滚道面物滚动面的剥离。
轴承的故障识别方法
不通过拆卸检查,即可识别或预测运转中的轴承有无故障,对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性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的识别方法如下:
1)通过声音进行识别
通过声音进行识别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必须经过充分的训练达到能够识别轴承声音与非轴承声音。为此,应尽量由专人来进行这项工作。用听音器或听音棒贴在外壳上可清楚地听到轴承的声音。
2)通过工作温度进行识别
该方法属比较识别法,仅限于用在运转状态不太变化的场合。为此,必须进行温度的连续记录。出现故障时,不仅温度升高,还会出现不规则变化。
3)通过润滑剂的状态进行识别
对润滑剂采样分析,通过其污浊程度是否混入异物或金属粉末等进行判断。该方法对不能靠近观察的轴承或大型轴承尤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