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治愈艾滋婴儿病毒
美国研究人员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实现了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3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选取一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婴为治疗对象。在该婴儿出生30小时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检测证明,经过治疗该女婴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明显递减,在其出生29天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检测不到。研究人员在随后18个月内继续对她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并在停止治疗10个月后发现,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仍为阴性,常规血液检测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存在。
研究人员说:“对新生儿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以阻止体内藏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该疗法能够清除、抑制该病毒,在非终身治疗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性治愈’。”
“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根除艾滋病病毒,即“根本性治愈”艾滋病当前难以实现。现在针对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的药物治疗,一般开始于其出生后3到4个月之间,因此尽早、准确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意义重大。全世界目前约有250万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染每天新增约1700例
常温下空气中臭氧半衰期的实验
1.臭氧在生活空间过量是污染
臭氧是一种很有用的气体,被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等领域。同时,它又是一种污染物质、生活环境中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世界各国对它在环境中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值。我国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环境大气中臭氧含量的限值为:0.12mg/m3(一级);0.16mg/m3(二级)和0.20mg/m3(三级),(GB3095-1996);室内空气中臭氧的含量更为严格,不得超过0.10mg/m3。因此,控制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是不容忽视的。
在大多数地区,“天然”大气中臭氧浓度随纬度在0.04~04ppm间变化,平均地面浓度在0.02ppm(0.04mg/m3)左右。季节变化对这些浓度有重大影响,昼夜因素也影响地面臭氧浓度。
臭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形成的,城市中的臭氧也来自一些净水和污水处理厂经臭氧处理后的尾气,机动车尾气形成的光化学烟雾等,室内的臭氧则来自一些家用电器,如臭氧消毒柜和各式各样的臭氧消毒解毒机的尾气。由于复印机技术有较大改进,复印时产生的臭氧一般不会超标。
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极易分解后还原成氧气,研究臭氧的半衰期,对正确使用某些臭氧产品有一定意义。
2.臭氧半衰期实验
比利时臭氧专家W•J•马舍兰在《臭氧雨水的接触和接触器尾气处理》文中认为:臭氧在雾中的半衰期约为4~5h。国内外一些臭氧资料中的半衰期相距很大。为此,我们用一容积为0.95mg/m3的玻璃柜,在环境温度为20~25℃;环境温度为60~80%Rh,臭氧浓度在200ppm以下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实验,现将结果抄录如下。
2.1 实验日期:2003年8月29~30日
环境温度:26~27℃
环境湿度:50~64%Rh
检测仪器:ZX-01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器
臭氧发生器:BF-XD-10g型,广东省广州市产
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26~27℃时臭氧半衰期
2.2实验日期:2003年9月11~12日
环境温度:24.5~25℃
环境湿度:72~82%Rh
臭氧发生器BF-YD型,广东省广州市产
实验结果如表2
表2 24.5~25℃时臭氧半衰期
2.3实验日期:2003年10月5~7日
环境温度:19.5~20.0℃
环境湿度:64~78%Rh
臭氧发生器:BF-YE型,广东省广州市产
实验结果如表3
表3 19.5~20.0℃时臭氧半衰期
3.讨论
3.1 臭氧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与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较高,臭氧分解快,半衰期短。W•J•马舍兰认为“室温下臭氧在气相的半衰期为4~12h不等”,我们的实验表明,在26~27℃时、半衰期约为10h,在24.5~25℃时,约为14~16h,在19.5~20.0℃时,扣除因臭氧分析器连续采样使得空气进入箱中,引起臭氧浓度降低,半衰期约为14~20h。
2000年6月,笔者曾在珠海观察过臭氧浓度降低一半的时间,约为3h,当时的环境温度为32~33℃。
3.2 实验环境对臭氧还原速度影响较大。我们做实验的玻璃箱内部都擦干净,臭氧浓度下降很慢。如在箱内放几张报纸或挂几条毛巾,则臭氧浓度下降很快。不过,这就不属于臭氧半衰期范畴了。
参考文献
1.GB 3095--1996,环境大气质量标准
2. R.G.赖斯,A•涅泽尔合编《臭氧技术应用手册》,朱庆奭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