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规格,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充电模式不同,所需电缆规格差异显著。
交流慢充场景下,若使用家用 220V 单相电,常见额定电流为 16A 或 32A 。当电流 16A 时,电缆导体截面积不小于 2.5mm² 即可满足基本载流需求,但从降低损耗、保障长期稳定使用角度,建议采用 4mm² 电缆;若电流为 32A,电缆导体截面积则推荐 6mm²,布线长度超 30 米时,需严格按制造商规定校验电压降,防止因线路过长、电阻增大致使电压降超出 5%,影响充电效率与稳定性。
直流快充功率大、电流高,对电缆规格要求更严苛。如常见的 30kW 快充桩,充电电流约 125A,此时电缆导体截面积需达 35mm²;60kW 快充桩,电流约 250A,电缆导体截面积至少 60mm²,实际应用中,为应对电流波动、提升安全性,多选用 70mm² 甚至更大规格电缆;像 120kW 及以上的超快充桩,电流高达 400A 及以上,电缆导体截面积通常要 120mm² 或更大。
其次,电缆长度对规格选择影响重大。距离越长,电阻越大,电压降越明显。以 32A 充电电流为例,若布线长度 10 米,6mm² 电缆能正常工作;若延长至 50 米,就需考虑 10mm² 或更粗电缆,确保充电过程中电压稳定在合理范围,维持充电效率。
再者,环境因素不可忽视。高温环境下,电缆散热困难,载流能力下降,需适当增大电缆规格;潮湿、多尘等恶劣环境,要求电缆具备良好绝缘、防水、防尘性能,可选择带特殊护套材质(如热塑性弹性体 TPU 护套)的电缆,在满足载流要求同时,提升电缆耐用性与安全性 。
更多电动汽车电缆产品细节,请了解和访问:https://www.omig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