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应用研讨班》招生简章
各企事业单位及有关人员:
【课程背景】
工业工程起源于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即被称作“管理之父”也被称作“工业工程之父”。早期的工业工程是应用在制造型企业的作业现场。以泰勒为代表的早期的工业工程师们用定量化和实验的方法,解决工作的效率,寻求合理快捷的做事方法,减少工人由于粗放的工作方法、不合理的动作、混乱的工作程序造成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结缘,引入运筹学的分析方法,解决工业中复杂的计划与控制的问题,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作“管理科学阶段”。
精益生产是当前制造业公认为最佳的一种生产管理体系和方式;而工业工程则是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
对于制造性企业而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实力。谁能够有效的挖掘生产过程中的潜力,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谁将就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技术,系统调查所有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寻求最佳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时间,使产品、物料、机器、人均能有效运做,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期,降低成本的要求。著名的丰田管理称其为“赚钱的IE”。
而在实际工作中IE技术的运用却常常被忽略,一方面,生产工艺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如何提高生产力而煞费苦心,而另一方面,却常常因“经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影响生产效率的各种不合理状况忽视:生产过程是否是最理想的、运用的工作方法是否是最好?机器和工具使用是否是最恰当的?如何科学的衡量生产效率?如何有效缩短换模时间?如何使生产线进行合理的布置……
【课程目的及收益】
通过IE工业工程分析研究提高内部运作的过程效率,持续消除浪费,应用IE方法提升效率,实现精益“一个流”生产、平衡生产线、改善布局等,从而灵活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生产效率管理,压缩库存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了解IE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建立IE系统全局观
◇ 理解IE现场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 学习发现浪费的方法并分析浪费成因
◇ 掌握工业工程改善手法的运用,包括流程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和生产线平衡、布局改善以及搬运分析等
◇ 提高学员IE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的能力
【培训对象】
生产、工程、技术、IE等部门经理(厂长)、主管及现场工程师、班组长等现场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一、工业工程概述
◇ IE的定义——美、日、英IE工程师学会等机构对IE的注释
◇ IE的起源及发展
◇ IE的特点及IE意识
◇ IE的研究与应用——“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
◇ 制造业中的IE 应用状况
◇ IE 7大手法介绍
◇ IE与精益生产之间的关系
二、流程分析
1)程序分析
◇ 程序分析的概念及符号
◇ 进行分析的四大原则、五个方面、六大步骤
◇ 线图分析
◇ 对生产过程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系统分析
◇ 产品工艺分析方法,人型流程分析法,物型流程分析法,信息流流程分析法 对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及流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