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造型越来越复杂,结构形式越来越新颖,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 特别是近几年来建成的大批形式各异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等建筑,几乎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钢结构。 由于建筑和结构的需要,钢结构的构件和节点都出现许多新形式,给施工制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如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厚钢板(125 mm)的焊接,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型铸钢节点的焊接等。
大跨度钢结构和超高层钢结构的迅猛发展,使构件的截面越来越大,钢板的厚度越来越厚。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连接桥钢结构大量采用了90、100、125 mm厚度的全熔透焊接H型钢,这就要求我们对厚钢板的焊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
![微信图片_20220701104927_副本](http://www.b2bvip.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微信图片_20220701104927_副本](http://www.b2bvip.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
铸钢的熔点较高,钢液易氧化、钢水的流动性差、收缩性大,其体收缩率为10~14%,线收缩为1.8~2.5%。为防止铸钢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裂纹及粘砂等缺陷,必须采取较为复杂的工艺措施:
1、由于钢液的流动性差,为防止铸钢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因为浇注温度高,钢水的过热度大、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浇温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热裂、气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浇注温度约为钢的熔点温度+150℃;大型、厚壁铸件的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左右。
2、由于铸钢的收缩量较大,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大都采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措施,以实现顺序凝固。
3、为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应使其壁厚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4、铸钢的熔点高,相应的其浇注温度也高。高温下钢水与铸型材料相互作用,极易产生粘砂缺陷。因此,应采用耐火度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铸型,并在铸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锆砂粉制得的涂料。为减少气体来源、提高钢水流动性及铸型强度,大多铸钢件用干型或快干型来铸造,如采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石英砂型。